玉米大斑病
癥狀 主要發生在比較冷涼的深丘區和山區,可危害所有玉米類型。 病菌主要危害葉片,也可侵染葉鞘和苞葉。植株感病后,常使葉片干枯,重者全株枯死,產量失收,輕者生長不良,造成減產。株高70~100厘米時,先由基部葉片發病,漸及上部,嚴重時能遍及全株。發病初期,葉片上出現水漬狀青灰色或灰綠色斑點,然后沿葉脈向兩端擴展,形成棱形或長紡錘形大斑。斑中央淡褐色,邊緣暗褐色。病斑寬可達1~2厘米,長15~20厘米。天氣潮濕時,病斑上可產生黑灰色霉狀物(分生孢子)。發病嚴重時,病斑增多,連成大片,整株枯死。
流行規律 大斑病菌,屬半知菌類,叢梗孢目,暗梗孢科,長蠕孢屬,以菌絲和分生孢子在田間病株殘體上越冬,成為次年侵染發病的主要來源。在濕度較高的條件下,菌絲體迅速繁殖,產生大量分生孢子,常借風力、氣流和昆蟲等傳播而造成危害。其發病輕重,與品種抗病力、生育期中的氣候條件和栽培水平有密切的關系。一般品種抗病力弱,生長期中霧露天氣和雨日多,田間濕度大,地勢低洼排水不良,密度過大,以及土壤肥力差,施肥不足等,均會造成嚴重發病。此外,在四川省條件下,還表現出播種愈晚發病愈重的趨勢。
防治措施
① 選用抗病品種,從根本上消除危害。
② 清除病株殘體,實行合理輪作,減少初次侵染源。
③ 適時早播,合理密植,增施有機肥,提高栽培管理水平,增強抗病能力。 ④ 藥劑防治。掌握發病初期,用50%的退菌特800倍液,或用65%的可濕性代森鋅400~500倍液,或用50%的可濕性敵菌靈感500倍液,噴霧2~3次,可收到一定防治效果。